老年癲癇治療中遇到的問題
由于老年人因其他各種疾病所致死亡增加,如腦瘤和腦血管病導致的癲癇,故存活期的縮短,使得老年人群中癲癇病的積累減少,所以老年癲癇的患病率明顯低于兒童期和中青年期。世界各地對癲癇的患病率報道有很大差別,發展中國家高于發達國家。
老年癲癇治療中應注意哪些問題?老年人癲癇的主要治療措施是抗癲癇藥物治療。每天必須規律服藥,而不是只在發作時服藥,這樣做的目的是阻止再次發作,有情況隨時就醫。由于老年人與青年人不同,在治療中需注意下列問題:
(1)注意藥物劑量和藥物間相互作用:老年人藥代動力學與成年人不同,藥物半衰期延長,代謝減慢,因此在服用抗癲癇藥物時應避免藥物過量導致中毒。有些老年人由于合并有其他系統的疾病(如糖尿病、冠心病等)而同時服用多種其他藥物,這時要考慮到藥物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,以及與抗癲癇藥物療效的相互影響。
(2)老年人對藥物不良反應更敏感:老年人由于生理變化導致藥物代謝改變,不良反應突出;同時由于服用的其他藥物與抗癲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,可能加重不良反應。總的來說,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要比青少年大2~3倍,其皮膚的不良反應較青少年小,但血液相關的不良反應較大。且藥物不良反應大小隨合用藥物數目的增加呈指數性上升,因此,各藥物的不良反應效應不僅僅是簡單相加,而是變得更為復雜。
老年癲癇絕大多數為繼發癥狀性癲癇。引起老年癲癇的病因很多,其中以腦血管病占居首位。調查表明,老年人癲癇中約40%是由腦血管病引起的,以腦梗死居首位,其次是腦出血、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其他腦血管疾病(大腦靜脈及靜脈竇血栓、血管畸形、缺血缺氧性腦病等)。其他常見的病因還有代謝性中毒(如酒精中毒、低血糖,非酮性高血糖)、腦腫瘤、腦外傷和顱腦手術后、癡呆和中樞神經系統炎癥。但仍有約15%的老年人癲癇找不到明確的病因。
老年患者使用抗癲癇藥有哪些注意事項?老年癲癇患者在藥物選擇方面和青年人沒有什么差異,但是老年人機體老化,肝、腎功能往往往有衰退,因此藥物容易在體內蓄積,所以老年人服藥后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比年輕人高2~3倍,需要更加密切地注意觀察不良反應的跡象,藥物加量要更緩慢,對血藥濃度的監測要更頻繁。
另外,一部分老年人可能原來就服用了很多治療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藥物,一部分老年人由于記憶力減退、反應遲鈍等原因,常常不愿或不能依照醫囑好好地服用抗癲癇藥,家人要加強監督和幫助。
抗癲癇藥物在老年人體內的吸收、代謝、排出等方面都不同于年輕人。藥物在體內被清除的速度減慢,導致血藥濃度過高,可能出現副作用。因此,初始劑量通常要低于年輕人,并需要更緩慢地加量。每天必須規律服藥,而不是只在癲癇癥狀發作時服藥,更不要隨意增減藥量以避免引起癲癇的頻繁發作。個體間的最終藥物劑量差別較大,測定血中藥物濃度治療范圍對于老年人意義有限。
由于,老年癲癇的病因在某些患者中較明確,例如,腦中風、老年性癡呆、腦腫瘤或腦外傷等,有些患者患因則不清楚。由于老年患者常會合并其他一些疾患而服用多種藥物,這些藥物與抗癲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的風險會增加。所以合并服用時可能需要增加華法林劑量;含有鎂、鋁或鈣成分的藥物(如抗酸藥、鈣劑等)則會影響苯妥英鈉等抗癲癇藥物的吸收,因此建議在服用苯妥英鈉后兩小時再服用上述藥物。
相關閱讀:癲癇病治愈技術
上一頁羊角風的治療誤區有哪些